|
||
美國牛舌等能否進口的風波越演越烈,衛生署成了眾矢之的,被罵得滿頭包。外界傳聞,政府高層為了不讓雙英辯論節外生枝,所以在24小時內,相關政策大轉彎。對此,經常語出驚人的衛生署長楊志良,上午低調地回應:「完全不知道,沒有什麼可以說的。」 外界批評美牛政策急轉彎,楊志良上午在立法院出席二代健保修法公聽會時強調,從來沒有急轉彎。牛舌不屬於內臟,昨天已經說得很清楚。社會大眾既然有疑慮,衛生署就暫緩,過程很簡單,就是這樣。 高層指示? 「沒有」
是否接獲高層指示?楊志良堅決地說:「沒有!」他指出,衛生署從來沒就沒政治考量,衛生政策該怎麼政治化,他不知道,他還反問記者:「如果你們(記者)會,你們來教教我!」 「舌頭怎可能屬內臟」
究竟牛舌屬於內臟嗎?在立法委員黃淑英的追問之下,楊志良一邊用手比自己舌頭一邊強調說,「舌頭怎麼可能屬於內臟,這原本就是可以進口的部位」。他說,去年專家委員會對內臟、牛雜有明確定義,牛舌屬於可進口的牛雜項目的一部分,而非內臟,這一點不會改,也沒得改。 據了解,昨天中午衛生署、國貿局、農委會的臨時記者會,純屬擦槍走火,跟外界臆測的雙英周末辯論一點關係都沒有,沒有任何的政治考量,而是楊志良思考未盡周延。 衛生署昨天一早得知進口廠商美福公司決定不進口,且願意撤銷有效期限達六個月的許可證。當時認為牛舌風波應該可以告一段落,為了儘速平息落幕,在上午11時15 分主動召開記者會,對外宣布此事。 三單位記者會擦槍走火?
原以為可以平息風波,但新聞稿末一句「建議暫不進口」,像是衛生署下指導棋,意外火上加油引起了軒然大波。讓外界誤認為是官方讓業者知難而退,行政團隊政策出現大轉彎。 楊志良上午一再強調,衛生署的「建議暫不進口」是回應消費者的疑慮,政策並沒有改變轉彎。牛舌並非內臟,依照規定業者仍可申請輸台,運至海關之後,稽查人員一定會依照三管五卡規定,逐批逐箱檢驗,確保國人食用安全。 【2010/04/21 聯合晚報】@ http://udn.com/ |